《歌手》总决赛上,吴青峰的第二轮演唱。刘家凯刚一出场,我整个人就崩溃了,把一旁的师弟吓得忙给我递纸巾。
我一时竟不知道从何开始解释我的眼泪。高中的时候我深陷在自我的深渊中,然后就这样听到了苏打绿的《这天》,从此他们的歌陪着我度过了无数个难眠的夜晚。来北京上大学之后连着看了三年苏打绿的演唱会,在第三次的Livehouse上,主唱吴青峰一边唱歌,一边抬起手挡着自己的脸,说:“第九排中间靠左第三个位子,别拍了。”到了下半场,曲目大家不太熟悉,台下反应寥寥,他好像有点失望又非常坦然,一副“好啦,知道你们听不懂,但这就是我想表达的”酷酷模样。那一年,苏打绿已经很红了,但好像红得不太一样。
2017年,苏打绿开始为期三年的休团;2018年,吴青峰决定以新人歌手的身份单人出道。青峰,这个感情充沛又温柔,浑身散发着个人魅力的人,一下子就招徕了很多新粉丝。很多人开始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,觉得吴青峰完全可以离开苏打绿之后做得更好,毕竟他好像拥有永远也不会耗尽的创作才华,他个人的光芒和能量仿佛闪耀得盖过了苏打绿这个名号。
但我觉得这些揣测根本搞错了方向。青峰在意的其实只有唱歌这一件事情。唱歌,在他这里,或许可以理解为表达和被聆听,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创作和歌唱。和很多“偶像”不一样,他花了很多时间去讲创作的背景,去表达他歌声背后的希望和坚持。许多人不明白的是,这些让人心头震颤的创作,只能产生于历经痛苦却仍然饱含热爱的灵魂。在我看来,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,单凭一个人自己,难免会被这样充盈的情感反噬。这个世界有时坚硬得令人害怕,但苏打绿就是一颗茧,保护着最真实的吴青峰。
所以,今晚当刘家凯拥抱吴青峰的时候,我猜想有些人会读出另外的意思。但在我这里,我看到的是被信任、被理解、被支持,是被人欣赏和爱护的赤子之心。
故事到这里好像才说完了一半。
我好像一直以来都算是一个表达欲旺盛的人。高中的时候给人留下了“正事不干成天哗哗哗写随笔”的可怕印象,还因为一篇文章被人吐槽心理阴暗;翻一下我的社交媒体,空间里有6000多条说说,600多篇日志,朋友圈一天到晚发个没完,时间线上还有快3000条微博,再加上这里还有个博客。我几乎是有些执念地在坚持记录自己的心情和生活,并且以各种方式传达出去。
其实这不算是一个好习惯,说得越多,就越容易出错。《三体》里有一个说法,在宇宙空间里最危险的事情就是暴露自己的坐标,因为这样你就会被先进文明发现,进而被消灭。而且,虽然我一直把我无处安放的表达欲归因于“真实”,但“真实”并不总是一个让人喜爱的词汇。它好像“温暖”又“发光”,可你靠近了仔细一看,它其实是“烫手”而“刺眼”。我好像就是因此而常常显得不够知趣,不能游刃有余,容易成为别人生命里一个棘手的麻烦。
只不过,或许不是每一个宇宙中的文明都把生存看得最重要,或许有那么一些任性的星球,也背负着同样沉甸甸的责任,但它们已经被不可救药的天真俘获了,以至于比起在黑暗森林里按照规则活下去,它们更想被世界知道,原来还有一个文明,以这样的方式,而不是那样的方式存在过。
成长本来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这个世界的规则的过程:你开始听人们说那些“必须”和“不该”,你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,你开始被驯化得柔和而世故。但我的心里总藏着一些弯弯绕绕,要去追问“为什么”,要去冲破规则任性个几回。
前两天在朋友圈里有些丧,一个平时其实没有多少交集的朋友,跑过来跟我说:“这一年多以来一直在看你的朋友圈,看到了一种有趣而可爱的生活,我很喜欢你哦。”
所以你看,尽管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,尽管失望是家常便饭,人类的心情,有时候还是可以相通的。在被毁灭之前,想要表达的,是能被传达到的。
其实我真的是一个胆怯又软弱的人,我过分敏感的神经还会帮我放大那些糟糕的感受。我曾经试着很用力去追逐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,放弃袒露我的情绪和想法,但现在我只能无奈而又坦然地承认:我做不到。
我做不到,我也没有必要做到。
因为我相信,总有一天,这样的我,也会被听见,也会被喜爱。
只要我继续歌颂。
虽然一直以来也没有跟你很熟,说这样的话有些冒昧,但作为一个读者,我还是挺希望告诉你,你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柔软心情的传递,以及生活中细微而真实的触动。加油哇北支:)
谢谢,青峰说:“我还是那个,把全部心摊开的人,会有人趁机践踏,却也会有人亲吻拥抱。这个时候,我歌颂。”一起加油哇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