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招生后记

第4年回家做清华本科招生志愿服务,还是和往年一样经历了情绪的起伏跌宕。

坊间传闻中的Top2招生花样频出,但当我回想这十来天,印象深刻的却是这样的场景:有一个学弟前来咨询,问老师们的不是保研就业,而是他关心的环境问题:北京的大气如何?中国的污染排放处理怎样?他一心想去读环境工程,未来致力于改善污染。尽管父亲对此忧心忡忡,但那种“改造山河”的深切关怀让他心无旁骛。还有个学妹报了六个志愿,排在第五和第六的选项和之前的选项差异挺大,一问,原来分别对应着爸爸和妈妈的职业。“我爸妈就是学这些的,肯定也好,我也喜欢,我都能学。”遇到这样的零字班,我们也都跟着被感染。热爱和阳光,是任由怎样的云雾都遮盖不住的那种耀眼。

他们的分数不高,和他们的沟通中可能也没有什么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“疯抢”“火拼”,可是我却会想:对了,这就是、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清华人,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回来这里,年复一年。听了这个故事,我就觉得过去这些天,哪怕有些疲惫,有时愤怒,但非常非常值得。

更让我恋恋不舍的,还是湖南组的老师们。十多天的朝夕相处,嬉笑怒骂之间,满满的感受到的都是一种他们对考生的责任心。从不草率,想要帮助学生摆脱盲目跟风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和方向。一诺千金,决不轻易许诺,但答应的事情一定会负责到底。深谋远虑,想的从来不是一年两年的输赢,而是为国育才的十年之计。认真有时会被说是傻,认真有时也会比较容易受委屈,但他们从来不会因为难,就不去选择坚持对的事。

在清华,立德树人从来是要摆在第一位的,而招生也是清华育人的重要一环。立德何来?从老师们和志愿者们的一言一行中来。而且,从和学生接触的第一刻起,这项工作就开始了。对学生负责,是把他们看作一个个人,而不是一个数字一行数据,是尽可能帮助他们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,帮助他们分析利弊得失,感召他们立大志做贡献,再相信他们做出的选择。是湖南组最可爱的老师们教会我们,最快乐莫过于在这个过程中发现:我们走在大路上,而原来你也在这里。

其实,进入大学,也只是在这条大路上刚刚经过另一个启程点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,得的部分靠短时发力,育的部分则需久久为功。在育人方面,两校做得足够好了吗?从学校走出去,这些学生究竟会成为工于心计、精于计算的人,还是会成为跳出小我、成就大我的人?当他们回望这一生的时候,究竟是郁郁不得志更多一些,还是充实与满足更多一些?他们能不能自豪地挺起胸膛,说一句青春无悔?

像学弟学妹们那样的故事,近几年我好像听得越来越少了。老实说,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非常短暂地讨厌隔壁,但两校在立德树人为国育才这件事上,本该是兔死狐悲的关系。看来,我们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老师们说,招生对人的锻炼是全方位的。什么叫热爱?一路顺风顺水,所向披靡,谁人不爱?南墙撞破,仍然披荆斩棘,一往无前,这叫热爱,这叫心中有信,方能行远。经历了所有这些复杂性之后,认清了世界不完美甚而有些丑陋的真相之后,你是否还会选择热爱,选择奉献?

这是要用一生来回答的问题。又有一大批新大一学生要走向新征程,我祝福我们都能在清华园一切顺利。即使不够顺利,希望我们也能热爱这里,并且最终成为这里值得被热爱的原因之一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