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难想象,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,我却时常感觉身处于知识的荒原之中。
我的“学术之旅”通常如此展开:燃起对知识的渴求与好奇,激动地打开搜索引擎,浏览了数篇文章之后,感到最基本的问题仍没有被解决,却被迫阅读了许多低质量的信息,尽管有那么多搜索结果,却对找到我关心的答案没有帮助,好奇就这样被逐渐消磨成了沮丧和愤怒。这样的经历,最近已经重复了许多次。
事实上,这并不是因为我关注的问题已经前沿到触及了现有知识的边界,相反,我还在关心那些最基础的部分。然而我读到的文章未免有些故弄玄虚,我很怀疑他们是否跳过了走路的阶段直接开始腾空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没有分清楚,就开始大谈特谈性质、地位和作用。只注重术语的堆砌,而不顾及逻辑的演进。标准而整齐的三段论,看似连篇累牍,实则空洞无物。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摘编两句观点,却看不出来这些观点对问题解决如何具有针对性。一篇写比较分析的文章,只侧重一方的叙述,对另一方只是扣几个大帽子就仓促了事。诸如此类,不一而足,看得我火冒三丈。
不去触及作者问题意识开始的现实处境,不去讲作者和前人问题的分歧点何在,不去探讨作者的话语对象,仿佛作者是生来正确,与真空为敌,只会讲一些漂亮而无用的废话。每每看到这样的文章,我都在想,这样写作,真的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吗?这样的工作,真的是在帮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抽丝剥茧,而不是使之愈发纠缠如麻吗?
也正因为此,读到真正意义上清晰明了的好文章的时候,才会有“相见恨晚”之感。一篇文章的篇幅可以很长,但是却不会使人迷失。观点条理清晰,逻辑严密自洽,细节充实有据。读毕后,真正使人感觉到”Aha Moment”的愉悦。可是这样的文章还是太少,往往也藏在普通搜索引擎,乃至中文学术搜索引擎无法触及的角落。
如果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辨别好与不好,那么能辨别并且能写出好文章的人就会变得稀缺而无可替代。我可以做的事情起码包括三件:一是通过自教育,把自己培养成能写好文章的人;二是在自教育的过程中,收集材料,积累经验,总结范式,开发出有案例有干货的课程,缩短之后其他人自教育的过程;三是在未来用这套课程来组建培养我的团队,从一个人的力量扩大到一群人的力量。这里头的每一项都够我忙活的了。
想到这里,我对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焦虑感又减轻了几分。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所谓“知识爆炸”不过是一种低层次、无意义的信息的重复堆积。要想理清心中的问题,还是要花时间和力气,去经典和原著里探寻,这就是日前大热的人工智能还暂时无法替代的事情,同时也是我自身的核心价值所在。
也罢,我总是会在最后与自己达成和解——如果此刻周遭是荒原,或许这正是我耕耘的最好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