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我厌倦了与人争辩。大多数时候,不再试图说服,而是随声附和,转过头再私下吐槽。这个世界还远未达到“好”的程度,社交媒体上,每天都有公共议题在引起纷争。种族歧视、中美关系、港独台独、女权平权……其实我并不是没有立场,但似乎已经对公共空间的讨论失去信心——人们总是自说自话,鸡同鸭讲;异见者总是生生不息,从不听劝。花费在虚拟世界中的争辩,似乎并不能让真理越辩越明,而只能使人疲惫。每天在微博上闲逛,一开始,还需要平抑心中的愤怒;到后来,已经泛不起半点涟漪。
似乎每一个改变世界的设想,都会遇到一个难题:怎样把“他们”变成“我们”?每每有公共议题萌生,在一番鸡飞狗跳之后,我只感觉留下了遍地鸡毛,而鸡还是鸡,狗还是狗,“他们”和“我们”依旧泾渭分明,不容逾越。
人们生性喜欢待在令自己舒服的场域,习惯和与自己相似的人相处以获得安全感。这完全可以理解。有时阻碍来源于作为既得利益者的“他们”,人们总要为自己习闻常见的事物辩护,总不愿承认平素惯常的思维模式存在裂缝。但有时,阻碍也来源于“我们”,因为被看见、被承认、被接纳这件事太难,索性破罐破摔圈地自萌。更有甚者,永远选择以一种不服从的姿态示人,并在横冲直撞中把“我们”的范围越划越窄。
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,在于努力去构筑每个人的同理心。要让人们意识到:正在承受压迫、蒙受苦难的从来不是“别人”,每个受苦的人,都是“我们”。这件事是反直觉的,因为人们总愿意朴素地相信“善恶有报”,认为“苦”总与“恶”紧密相连,而意识不到“苦”只是“苦”,往往与“恶”无干,有时就算有“恶”,或许也更多来自于他人作祟,甚至这“恶”里,无形之间还有自己的一份力。
可惜“知”是一回事,“行”又是另一回事,否则多少千古哲人所构想的世界早就在我降生于世之前实现了。如果说,工人、女性等弱势群体尚且能够靠数量的优势去消灭不平等,那少数且弱势的群体又该凭借什么壮大力量、寻求联合呢?老实说,我也没有什么高明的解决之道,没办法在观念的世界里演绎一番,就变出改变现实世界的万能灵药。
大概还是应该多读读历史。每当对眼前的分裂感到沮丧无措时,就回去看看曾经“人心惟危、道心惟微”的世界。倒不是从此变得虚无:反正人类从来也不曾从历史中吸取教训,没有过半点长进。而是在前仆后继的故事之中认识到:这事儿很难,可是难才有意义,难才有意思。所以那么多人即使肉身毁灭,也要把这样的亘古之思记录下来。而且,当我们把时间尺度放大来看,我们总归是有所长进的,一百年后的人们还是比一百年前的人们过着更好的生活。所以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在历史这片大沙漠中淘金——总有一些办法,是当时的人们想出来,并用艰苦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,最终成功地让“他们”成为“我们”,从而推动了这个世界从过去走到现在这个模样。尽管我们仍在这场漫长的接力之中,尽管我们还额外受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施加的未曾预料的全新制约,但零星的希望似乎总藏在无边的黑暗之中,再贫瘠的荒原也不能驯服野心十足的生命。
或许,“我们终将浑然难分,像水溶于水中”式的美好愿景,注定只能是水月镜花痴人说梦,但我还是憧憬有朝一日,我们都能够活在一个“美美与共,和而不同”的世界里。